在春耕夏耘时节,高台县黑泉镇的田间地头随处可见“花头巾”忙碌的身影,她们在念好自家“产业经”的同时,也根据农事需求吃起家门口的“劳务饭”,点燃了农闲经济“一把火”。
眼下正值农作物田间管理的关键时节,在位于黑泉镇黑泉村的瓜菜制种基地里,黑泉村三社村民王大姐这几天便和村里的其他妇女相约,一起来到基地进行番茄幼苗的补苗管护,只见她们各个手脚麻利,一刻也不停歇的进行翻土、间苗、除草,忙的不亦乐乎。
“这几天趁农闲时间我们就结伴出来在离家比较近的地方打打工,自家的活耽误不了,还能赚钱顾家两不误,工资也是随行就市,都能当日结清,比外出打工好多了。”正在干活的王大姐一边间苗,一边喜滋滋地说道。
像“花头巾”王大姐这样的“田间短工”在全镇各村十分普遍,昔日“农忙围着地头转、农闲守着孩子转”的农家妇女,已经成为全镇农业提质增效、农民稳步增收的主力军。据统计,全镇从事农事生产的“花头巾”人数已达到800余人,这些“花头巾”按工或按天计费,每天收入大约在200元。
产业兴则百业兴。随着辣椒产业的发展壮大,“花头巾”们不仅是一种象征,更是新农村建设中的生力军,黑泉镇胭脂堡村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发展培育了由300余人组成的以辣椒育苗、种植、采收等为主要务工方向的“黑泉辣妹子”劳务品牌,规模化种植、融合化发展、绿色化生产、品牌化营销,不仅让村民增收、壮大村集体经济,还为周边的闲散劳动力提供了家门口就业的机会。至目前,以制种农业、订单农业为主的辣椒、玉米、小瓜菜产业每年用工量达3300人次,可提供就业岗位800余个,带动周边农户增收2600余万元。
“现在正是辣椒管护的重要阶段,这几天天气越来越热,管护时间紧、任务重,人员需求量也高,我们村和邻近村通过妇联组织连线搭桥,组织留守妇女、低收入群体等有辣椒种植经验的农村闲散劳动力进行辣椒的间苗管护,按照每人每天180元的务工费,当天就可以结算工资,村民们都愿意来。”胭脂堡村妇联主席说。
同时,该镇还按照“零工需求在哪里、驿站就建设在哪里、服务就保障在哪里”的工作思路,创建“零工驿站”就业服务平台,通过“春风行动”、零工驿站、镇村微信群、微信公众号、宣传栏等多种形式,与本地种植企业、大户进行对接,做好双向数据匹配,为“花头巾”建立健全长期稳定的劳务输转渠道。“以前以为‘零工驿站’发布的信息都是到企业打工的,没想到也能找到附近种植老板发布的招工信息,现在增收的信心更足了。”前来咨询的李大姐不由的为“零工驿站”点赞。
近年来,黑泉镇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积极探索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与现代农业生产相结合的新路子,鼓励和支持“农闲经济”“门口经济”发展,采取规模种植、集约管理的方式最大限度盘活土地资源,在优化种植结构上大念“产业经”,在提高土地综合收益的同时,充分发掘农村闲散女性劳动力。同时,依托杰达、荣升、龙樟等龙头企业和种植大户,推动农村劳动力输转从自主分散模式向有组织规模化转变,打造规模大、模式新、前景广、合作久、效益高的劳务经济链条,形成了以生产、加工、销售为依托的农闲劳务市场,不但有效缓解了农忙时节“用工荒”,也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就业的机会,进一步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实现了农民就业与农村经济增长的双赢,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